商品条码质量问题原因及相应对策
2021-07-23 来源:泰州机械信息网
商品条码质量问题原因及相应对策
商品条码是适应市场的客观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它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尤其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商品零售业的配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快速结算、售后服务等方面已经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已达6万余个,采用条码的商品种类已达60多万种,利用商品条码进行管理的商店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商品条码的利用率和质量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众所周知,商品条码是一组按规定排列的条和空组成。它看上去十分简单,但却有很多严格的要求,从设计到印刷以及外包装,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导致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包装作废,损失巨大。因此,提高商品条码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近年来,对哈尔滨市商业系统进行了多次检查。检查了食品、饮料、化妆品、副食、保健食品五大类3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商品条码的商品3197种,对这些商品我们用PDT3100激光扫描器逐一检测,结果有121种条码不可使用,占被检条码的3.78%。
其问题是:
1.颜色搭配不合理,突出的问题是红色条码、金色条码及无底衬条码等。这类条码,识读器根本无法识读。
2.条码尺寸位置错误,主要表现在塑料包装与复合包装较多,给识读带来困难。
3.条码尺寸缩小或截短,反映在小饮料瓶、小盒包装上。
4.重码现象十分严重,一码在多种商品上使用,使采用P0s系统的商家不得不再贴上店内码出售,给企业和商家都造成损失。
5.印刷质量不好,条码有污点、断条、脱墨、空白区预留过窄及弯曲变形等。
原因与对策:
1.条码的颜色搭配 在条码标准中规定,条必须为暗,空必须为亮。这是由于条码识读设备的识读光束为红光,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印刷使用的基本颜色为红、黄、蓝与黑,黑色对所有颜色的光都吸收,蓝色对红光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品红和黄色基本不吸收红光。因此,市场中的红色和金色条码均出现拒读。所以,在选择条码符号中的颜色时,要选择暗色调做底色,如黑、蓝、绿、棕色等。因此,系统成员和印刷企业要切实掌握这些知识,积极参加管理部门组织的条码知识培训,在设计外包装时经常与管理部门咨询有关技术细节,以避免造成损失。
2.印刷位置 条码的印刷位置设计要根据包装材质、包装形式及商标图案来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条码不能印刷在包装的易损面,在大包装箱上,应选择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磨损的一面来印刷。
(2)条码应印在不被遮盖的面上,要远离复合包装的封口处。
(3)条码应印刷在平整面,不要印刷在侧面或底部,最好印刷在背面平整易扫描识读的部位。
(4)条码的方向要便于印刷。许多条码的质量问题,归根到底是设计问题,不论包装上的文字怎样排版,条码的方向一定要便于印刷。如果设计方向不正确,就会引起条码超宽拖墨或套色问题,引起条码质量事故。
3.条码尺寸超标缩小或缩短 根据条码国家标准规定,条码的放大倍率应在0.8~2.0范围内选取,条码也不能过分截短。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商品的外包装将条码随意缩得很小,乃至截得很短。我们知道,条码符号在印刷过程中,要求精度很高,在条码缩小时,随比例的不断缩小,精度会越来越高。这样一来,对一般的印刷设备而言,就很难保证印刷质量。超标截短同样会给识读带来麻烦,识读率降低。对于这一问题的原则是,视包装可利用面积来掌握条码的放大率,如果包装有足够的面积可以印刷100%尺寸的条码,就尽量不要缩小。必要时可以牺牲一些其他图案来确保条码的可靠性。
4.重码 问题条码的唯一性是条码的基本原则。条码作为产品的身份标识,唯一性是十分重要的。同一市场出现重码,在商业网络中会立即暴露出来,造成混乱。这一情况一般是由于企业管理混乱或条码专管人员频繁换人所至。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设计管理,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系统成员应有一套商品条码编制档案或计算机管理系统,并由专人管理,无论企业发展多少年或是更换新人都能从档案或计算机中了解本企业条码编制情况,以杜绝不同产品出现同一条码现象。
5.印刷质量 当一带有商品条码的外包装正确设计完之后,条码质量的好坏就取决于印刷这一重要环节。严格讲,一个合格的条码印刷要经过适应性试验.严格检测,才能印出合格的商品条码。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污点过多、断条、扭曲、超宽超窄、制版超差过大等问题,如果没有检测设备就很难控制。因此,印刷企业不但要掌握条码的有关技术,同时要有相应的检测设备,以确保印刷的条码没有质量问题,避免系统成员与印刷企业的双重损失。(文:刘卫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